文章来源:蒋讲软实力。作者:蒋齐仕Chris

 

学习效果与学习感受的背离

 

最近读到一篇哈佛大学教学实验相关的论文,标题为《Measuring actual learning versus feeling of learning in response to being actively engaged in the classroom 》。文章指出,实验显示,在教学条件如教材、资料、教具、老师等都一样的情况下,与以老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的被动接受式学习(Passive Learning)相比,老师讲授较少而学生深入参与的主动参与式学习(Active Learning)能使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超过30%。但有意思的是,学生自己普遍认为,以教授的灌输为主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可以让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

 

(主动参与式的学习效果更好,但学员却认为被动接受学习式能“学到更多”)

 

文章认为,在学生对老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拥有越来越多话语权的今天,学生的这种误将学习感受当作学习效果的现象,是导致很多教授不敢采用激发主动参与式学习的教学方法,仍然使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的重要原因:让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既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感受,“觉得”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又能让老师少费心去设计那些调动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

 

(论文截图)

 

这是“劣币驱逐良币”法则在教学方式选择上的体现。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只要稍加思考,我们就能发现,上述现象的出现是很正常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

 

 

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教学管理者,只有认识到以上的现象及原因,才有可能就涉及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调整,以达成学习效果与学习感受的最大统一。

 

更多分析与应对策略

 

效果-感受矩阵

 

当我们将学习效果和学习感受作为两个维度,制作出一个衡量学习的“效果-感受”矩阵,一切就更加清晰了。

 

(学习效果-学习感受矩阵)

 

在这个矩阵中,最理想的结果,当然是感受和结果双丰收的(9, 9)点,我把它称作“完美”。

 

感受差但效果好的情况(1, 9)也是有的。最典型的就是那些课程重要,但老师上课很枯燥的情形。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学习感受不好的情况下,还能够取得好的效果,多是因为有课程“重要”而导致的强制力量。比如学生需要通过考试,否则会有严重后果等。

 

感受不好效果也不好的(1, 1)情形,其实也很常见。那些我们经历过的“被要求”参加,老师讲得无趣,同时也不需要检查结果的各种“学习”,如“反正你今天没什么重要事,去听听那个课吧”的情形,很多都属于这类。

 

感受好但效果不好(9, 1)的情形,是最为普遍的。这种现象,也正是哈佛大学教学实验特别指出的。

 

基于这个简单的矩阵,我们就可以为学习相关方提出应对策略。所有这些策略,都可以基于下图推导出来:

 

(提升学生努力程度的方式) 

 

学生:选择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付出较多努力的课堂

 

只要想追求好的学习效果,学生除了选择相信并践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一亘古不变的原则,别无它法。

 

因此,在选择学习方式时,应该选择那些能够激发主动参与式学习的课堂。

 

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对“主动参与”的性质加以辨别。要知道,有些老师为了照顾学生的学习感受,常常会在课堂上提供一些与学习效果无关的、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的活动。那些活动的本质是娱乐,而非学习。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各种与学习目标无关的游戏。

 

能够将学习感受和学习效果统一起来的,是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常常需要学生就所学内容付出较大努力,应对较强挑战,同时还能够收获良好的感受。

 

除非必要,学生应该努力避免参加被动接受式学习,并要时刻提醒自己:只要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没付出足够的努力,就不要指望收获好的学习效果。

 

老师:不断提升教学技能和对课堂活动的设计

 

除非拥有约束学生的资源或权力,在多数情况下老师应该选择的路径应该是“激发努力@教学水平”,而不是“要求努力@管理手段”。老师应该不忘追求效果的初心,努力在保证效果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感受。不能因为照顾学生的学习感受,而牺牲对效果的追求。

 

在这方面,如何在学习过程中,以可接受的方式挑战学生,让学生愿意甚至乐于接受为达成学习效果而设置的挑战,而不是讨好他们,是老师最应该思考和采用的教学水平精进之道。

 

总之,老师应该全力摒弃给学生造成假象的(9,1)情境,不断向感受和效果俱佳的完美(9,9)情境迈进。

 

哈佛大学的教学实验,给老师提出了一些在保持学习感受同时提升学习效果的建议,有兴趣的可以找原文学习一下,尽管那些建议并未涉及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教学技能。

 

教学管理者(企业HR等):向完美的情境(9,9)努力

 

首先是对老师的选择和管理上,教学管理者应该注重考察老师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努力的能力,而不是以“单口相声”的方式“整体地”、“连贯地”、“流畅地”输出内容的能力。

 

一般的,老师在教学能力上的成长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朴素的方式把课程内容“讲”给别人听。这种情况最容易在那些刚刚被选上去当内部老师的人身上看到。

 

第二阶段:把课程内容进行整理,结构化地讲给别人听。这种情况占大多数。很多以教学谋生的“老师”们,都是这样做的。处于这一阶段的老师最典型的做法,就是制作一套有逻辑的PPT,然后逐一讲解。

 

有很多老师,从教一生都处于这一阶段。更有甚者,有的老师教学所用PPT会使用多年而不作任何修改。

 

第三阶段:真正以学习效果和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各种既保证学习感受,又能够达成学习效果的专业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付出努力,全力达成学习感受和学习效果双丰收。

 

显然,在老师的选择上,教学管理者应该选择拥有第三阶段教学能力的老师。

 

除了选择拥有良好教学水平的老师,教学管理者还可以考虑以合适的方式管理好学生。

 

在拥有约束资源的情况下,教学管理者可以向学生明确对学习效果上的要求,并严格执行。

 

在没有约束资源的情况下,教学管理者可以考虑优先安排学习意愿强的学生参加学习,同时通过与老师的配合,把每次学习活动的效果做得最佳,把每次参加学习的学生,都培养成学习活动的代言人,让他们帮助自己影响更多的学生参加学习活动,共同收获良好的学习感受和出色的学习效果。        

    1. 在学习效果上,我们只要赞同“收获与付出成正比”这一在学习上的基本假设,就不会怀疑主动参与式学习(Active Learning)能让学生学到更多。因此,主动参与式学习的效果比被动接受式学习要好,是很自然的事。

       

    2. 尽管主动参与式学习能够让我们学到更多东西,但参与时接受的挑战也更容易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让我们觉得自己无知,产生自己没有学到足够东西、没得到充分教育的错觉。 

       

    3. 在被动接受式学习中,由于学习更多地停留在“了解”的浅层次上,会让我们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学习效果,认为自己已经掌握老师所讲授的内容。

       

    4. 在被动接受式学习中,老师表现出的流畅和整体性,会增加学生对老师的敬佩程度,造成一种“老师水平高,自己自然也学得好”的错觉。而在主动参与式学习中,由于老师的输出相对不那么“丰富”和“连贯”,学生会觉得老师教授的内容有限,水平有限,因而学到的东西也不够。

       

    5. 学习效果一般都会经历较长的学习过程之后才会出现,在学习效果得不到及时验证,且无法就不同学习方式导致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对比的情况下,学生更可能因追求舒适而选择被动接受式学习,而不愿付出努力在主动参与式学习中接受挑战。

    (老师提升教学水平的路径) 

     

 

学习的悖论:学习效果vs学习感受